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禪修新手Q&A

為什麼要休閒?

休閒的要求,是為了生活得到調劑。

單調的生活,過久了會令人厭倦;緊張的生活,過久了令人難耐。

所以在西方的游牧社會,人們發現了一星期的七天之中,有一天要休息;在四季分明的農業社會,人們利用農閒季節,享受休閒生活;

在現代的工商業社會,則利用週末、國定假日、慰勞假期,享受休閒生活。休閒活動的方式,仍不出上山下水的郊遊,以及各種娛樂、

演藝、藝術品展示等場所的參與和欣賞。最值得注目的,即是目前國內外定期的修持活動,也多利用學校的假期及公共假日的長週末。

我在國內舉辦的禪七是如此,在美國舉辦的禪七,也是如此。這與古時的士人階級,利用休閒,去參訪名山高僧的情節,是相同的。

可見,佛門的修行活動,正是人間休閒生活的最高境界。

 

摘錄自聖嚴法師《拈花微笑》、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為何休閒過後還是空虛?

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,幾乎就是日復一日地上班、下班,好像沒有什麼重心可言,內心常感覺到空洞無聊,即使是看電影、唱KTV、打保齡球、登山、旅遊,有種種的休閒活動和娛樂,仍然沒有辦法彌補內心的空虛,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解決。

現代人的情況如此,古代人也差不多,我相信未來的人也會有這種情況。

可以說這種空虛感,是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有的。為什麼會空虛?什麼叫作空虛?

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是什麼的時候,就會感到空虛。

很多人日子一天一天過,好像就是為了把肚皮餵飽,讓身體有地方住,滿足了衣食住行所需,就覺得夠了。彷彿「開門七件事」,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。

可是當飯吃飽了,衣服有得穿,房子有得住,也有自己的車子了,日子過得雖然不是最好,但還過得去的時候,就開始思索人生究竟還有什麼呢?如果找不到方向和目標,心中茫茫然的,空虛感就會出現了。

空虛的原因,往往是無聊和無奈。像一條在茫茫大海裡的船一樣,沒有盡頭也沒有方向,又沒有大風大浪的刺激。好像隨便往哪邊開都是一樣,即使不動也無所謂。

只是,不動時好像沒事可做,動了又覺得不是自己的方向而感到無聊,最後陷入一種茫茫然的空虛感當中。

有這種空虛感的時候,無論是打保齡球、看電影、喝酒、去卡拉OK、看MTV等,各種各樣刺激的娛樂,都不可能給你一種真正落實的安慰感,不過是暫時麻醉了你、刺激了你,讓你的感覺因忙著一件事情而產生移情作用。

一旦時間過了,空虛感又會回來,實際上內心永遠是空虛的。

另外一種情況是,當想求的求不到,希望獲得的得不到,一次一次的落空;想要努力又努力不上去,想要往上爬也爬不上去,日子就會過得非常無奈、難過。

曾有人跟我學佛,一開始就說:「師父,我要修行。」

我說:「好呀,你打算怎麼修行?」

他說:「我要出家。」

我說:「好呀,讓你出家。」

出了家以後,他天天希望受戒。於是,我就讓他去受戒。受了戒以後,他又天天希望開悟。偏偏開悟這件事,不容易如其所願。

結果,有一天他對我說:「師父,我想我不適合出家,也不適合修行。我覺得很無聊,一天到晚,一天一天的過。我是在家人的時候,也是過日子;出了家以後,也是這麼過日子。

還是一樣吃飯、睡覺、上廁所。我現在覺得很無聊,我想我不適合出家,還是回家好了。」

這種人的空虛、無聊,就在於他不斷追求一個比現在更好的東西,可是追求是沒有止境的,因為永遠都有更好的東西在前面。

只有追求到最後進了棺材,才會告一段落,因為再也沒有機會了。

即使是這樣,臨到死的時候,他還是會覺得空虛,因為:「要的東西還沒有追求到,怎麼就要死了?」

以我個人來說,身為一個學佛的人,我覺得人生非常充實,非常踏實。為什麼?

因為我知道我現在所作所為的目的是什麼,也知道我現在接受的一切是為了什麼──這都是因果而來的:現在所得,過去所造;未來所得,現在所作。現在我得到的就是過去的因果,而我現在的所作所為,我的努力,都是為了準備好我未來的方向。

當一個人的生命沒有目的,欠缺意義,生活便會顯得十分空虛,甚至像行屍走肉一般。我曾經說過,人生的目的是來受報、還願的,人生的意義和價值,則是在於奉獻,自利利人、成己成人、增長福慧。

如果真有這樣的體會和這樣的實踐,你的生活或生命,一定不會是空虛無奈的了!

 

摘錄自聖嚴法師《找回自己》、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修為何能紓解緊張的現代生活?

現代人的生活,無時無刻、無方無處,不是在緊張中度過。不論是吃飯、睡覺、逛街,甚至到海灘游泳、山上渡假,都是緊緊張張的。

最近我去了一趟羅馬,吃午飯時由於要趕時間,必須在半小時內,進出餐廳、點菜、吃飯,可是等飯菜都到齊之後,時間已所剩無幾,只得草草了事將食物往嘴裡塞,那已經不是在咀嚼、欣賞、品味,而是將食物囫圇吞下肚子裡去。

現代社會中,需要看心理醫生的人越來越多,主要原因就是使人緊張的情況太多了。

例如:家族間的關係,輕鬆的時間少,緊張的時間多;在工作場合、社交場合,與人相處的關係也是輕鬆的時候少,緊張的時候多;即使在休閒活動、出外旅行時,隨時隨地都會讓人擔心安全沒有保障,害怕可能被喝醉酒的人駕車撞上,擔心一個不小心皮包可能會被人搶走了。

舉凡人與自然、人與社會、人與家族,乃至人與自己身心狀況的不平衡,都會造成身心的緊張,輕者覺得無奈無助,重者變成焦慮恐懼,躁鬱症的精神病現象,便很普遍地發生了。

容易緊張的人很可憐,可是偏偏我們多數的人只要事情稍多,時間較少,或者工作較重而又所知不多時,就會開始緊張了。如果是有精神病傾向的人,更難放鬆他們的身心,不論白天或夜間,可能都是緊繃著的,嚴重者必須靠鎮靜劑來幫助精神暫時得到舒緩。

因此從禪修的立場來看,只要在平常生活中發現有緊張狀況時,便應隨時將頭腦放鬆、肌肉放鬆;假如無法放鬆身心,也可以轉而將自己放在客觀的立場,體驗身體的情況,感受心念的狀況,也可達到放鬆的目的。

 

摘錄自聖嚴法師《動靜皆自在》、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要用怎樣的心情來修行?

我常在禪修期間告訴來參加的禪眾們說:「用度假的心情、用享受的態度來修行。」

這對於沒有參加過禪修的人而言,是無法理解和想像的,整天都在打坐,又不准講話,食物與睡覺的地方也都不像餐館和旅館,怎麼可能抱著這種心態呢?

可是很奇怪的,許多參加過禪修的人,他們多半會一次又一次的再來,一些在家居士,只要有假期能安排出時間,一定會不斷地再來參加禪修。

他們真的把禪修當成度假,當成享受,這就是得到了禪修的好處。

沒有參加過禪修的人,我鼓勵大家來試試看。

如果我們每天都有一段時間練習禪修的方法,這一天的心情都會平穩、和諧;如果每星期、每個月、每年,都能有較長時間的定期修行,自然而然會體驗到禪修的好處。

 

摘錄自聖嚴法師《八正道講記》、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進了禪堂,真的不能講話嗎?

是的。

禪修期間禁語,是希望參加禪修活動的人「練習」不講話。

平日我們一直在回應環境的人、事、物,所以需要不斷講話,心是外放的,放在對象上。

參加禪修活動,只要聽從法師或義工的指示,不需用言語回應。

如果真的有疑問或要反映,還是可以舉手發問,或是透過寫紙條,讓指導法師處理。

有人一開始會忍不住與身旁的人或室友聊天,但在共修的力量下,「講話」反而變成很奇怪的事,自然而然就不會想講話。

之前,有位新聞主播參加四天三夜的禪修營,她在心得分享時,提到自己平時說那麼多話,以為自己不可能不講話,沒想到三天下來真的都沒講話,而且精神更好,她發現原來講話真的很耗費體力與心力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禪坐一定要盤腿嗎?

是的。

基本上凡是身體沒有問題,都可以練習盤腿打坐。

打坐可說是禪修的基本功夫,就像練武的人要蹲馬步。

打坐強調盤腿,主要是調整姿勢,如果盤腿姿勢正確,背部自然挺直,整個身體呈現圓形的狀態,全身氣血循環更順暢。

盤腿打坐也是最容易讓心安定下來的方法,在靜態中,可以清楚知道身體與念頭的變化,心如果常常在散亂的狀態下,對身體的感受會較不清楚,身心調整的速度與效果也會較不明顯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我是夜貓族,無法和休息,也可以參加嗎?

可以。

現代人生活忙碌,作息不正常,甚至日夜顛腦,長期下來對身心的影響很大。

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每個器官都有運作與修養的時間,所以會有熬夜傷肝的說法。

參加禪修活動,禪眾可以透過禪堂規律的作息,慢慢調整生活步調。

一開始,大家可能會覺得一大早起床,容易精神不濟,其實只要隨著禪堂安排的規律作息,加上晚上好好休息,會發現白天變得更有精神,而且白天也有安排休息時間,所以不用擔心無法配合。

在禪堂養成習慣後,回到平常生活要繼續保持正常作息,這樣對身心健康會很有幫助喔!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一定會挨香板嗎?

不會。

監香法師拿著香板,最主要目的在於調整學員姿勢不正確或昏沉時的提醒,方式是用香板輕輕貼在學員的背上,作為提醒。

如果上半身沒有坐直,彎腰駝背,我們腹腔內的內臟較容易受壓迫,呼吸道也較不暢通,會造成呼吸量不夠,就容易昏沉。另外,香板也會做為經行、變換動作的訊號。

為何會打香板?

通常是在參加精進禪期,如話頭禪七時,來幫助禪修者突破瓶頸;或室友禪眾覺得自己陷入昏沉,請求打香板,在一片安靜中,突如其來的聲響,的確會達到提振精神的警策效果,也幫助其他禪眾提起心力,繼續用功。這也是共修的好處之一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禪修可以LINE一下嗎?

不可以。

當學員接到錄取通知,注意事項上就會告知。

報到時,手機一律關機,連同其他3C交由主辦單位保管,待活動結束後才能領回。

LINE和其他即時通訊程式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聯絡管道,手機每天都湧入許多訊息,許多人隨時都要滑手機,怕漏掉訊息;甚至當手機顯示對方已讀卻不回覆時,心情會感到焦慮,反而「被工具所用」,或可說是被LINE「綁架」了而不自知!在這種情形下,心其實是懸在外面;而禪修就是在幫助我們將心一點點收回來,把注意力方在自己的身上。

趁著參加禪修活動,發一通LINE告訴親朋好友,活動期間無法對外聯絡,可增加自己參加活動的決心。

進入禪堂後,會發現LINE不是必須的,而平時傳送的訊息大多是ㄧ般的問候或是交際對話,真正緊急的事很少;如果有特別重要或緊急事件,家人可以打電話到禪堂,所以真的不用太擔心。

因此,利用禪修期間,拋開LINE,好好與自己相處,享受與自己內在對話的時光,好好地認識自己吧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可以帶茶和咖啡提神嗎?

可以,但不鼓勵。

參加禪修的目的之一,就是希望透過規律作息、禪修方法的練習,自然而然調整身心狀況。

當發現昏沉時,這其實是反映出我們平時太疲累了,可能已經過度疲勞,正好利用禪修的機會好好調整,以恢復精神與體力。

如果再以喝咖啡或茶來提神,雖然可以避免昏沉,但這是憑藉外力,不是身體自動調整,身體沒有真正放鬆,仍是緊繃的。

所以,建議大家在禪修期間盡量不要喝提神飲料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禪修要穿什麼衣服?

當收到錄取通知,即會告知參加者必須注意的事項,服裝方面要穿著素色、寬鬆上衣及長褲,夏季切勿穿著無袖與過短的上衣,上衣領口不要過低,同時不要穿短於膝蓋的褲子,除了維護禪堂的莊嚴外,也方便自己活動伸展。

禪修期間也會安排動態活動,如果穿著太合身,不方便伸展身體,身體無法真正地放鬆。

而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,容易擾亂別人的視線,不容易收攝眼根,心也較不容易集中。

別小看穿著這件小事,它對於身心的放鬆與安定也很重要喔!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怕睡過頭,可以帶鬧鐘進去嗎?

不需要。

禪修期間一律都用打板來提醒作息,活動一開始要會告訴大家打板聲響所代表的意思。

禪修期間要早起,可能與個人平常作息不同,許多人會擔心睡過頭,通常法師會請同寮房的學員互相提醒。

遇到學員賴床,監香法師也會去寮房喚醒學員,或是詢問身體狀況,提供相關的協助。

如果在禪修期間,身心真的放鬆了,慢慢地,不用打板提醒,自然而然就可以輕鬆地跟隨大眾作息。

所以,放下不必要的擔心,帶著一顆單純的心來參加就行了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想打瞌睡時,可以下座去走走嗎?

如果在靜態的打坐時想打瞌睡,可以先把眼睛張大,把姿勢坐正,或試著合掌或做觀身受法,應可對治昏沉。

再不然就起身合掌長跪在地板上,如果還是感到昏沉,就起身拜佛,但要避免影響其他學員用功,若以上方法都用了,身體還是太疲倦了,可以跟監香法師報告,請求相關協助。

有時在禪堂想睡覺,是因為平時太忙碌了,不僅是身體疲累,腦子也動個不停,這其實是很耗費能量的;當身心一下子放鬆,就會使人想睡覺,因為這是身體自然反應。

當身心調整好了,自然就不會在打坐時想睡覺了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參加禪修活動的費用很貴嗎?有包含食宿嗎?

在臺灣的法鼓山,參加禪修活動完全免費,食宿當然也不會另外收取費用,但必須自行負擔交通費。

其實,寺院道場能夠順利舉辦禪修活動,是許多人出錢出力護持奉獻,藉此能讓更多的人領受禪修的好處。

如果覺得「禪修這麼好,知道的人那麼少」,除了鼓勵身旁的人來參加,也歡迎隨分隨力護持道場,或贊助禪修活動,讓道場可以持續舉辦禪修活動,利益更多人。

也鼓勵大家到道場義工,成就他人修行。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放下擔心,放鬆進禪堂。晚上睡覺如果室友打呼、磨牙,讓人睡不著怎麼辦?

在心態上,隨喜同參道友,很快就會睡著了。

也可以練習把聽到的打呼聲,當成催眠曲或背景音樂,告訴自己躺著就是在休息了,有沒有睡著都好,身心放鬆默念佛號,慢慢就可以睡著囉!

 

常乘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1) 保管手機、貴重物品

禪七報到時,主辦單位就會統一保管禪眾的貴重物品,例如手機、錢包等,這麼做的用意在於,希望在禪七期間不對外聯絡,減少外務干擾。

因為如果還要處理其他事情,心難以安住,容易散亂。

所以,法師首先會提醒禪眾,暫時將身外事全部放下,放下禪堂外的事,放下打七前後的事,放下過去是、未來事,分分秒米把心集中在方法上。

所以一開始就統一保管貴重物品,主要是為了幫助禪眾攝心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2) 禁語

精進禪期一律禁語,也不能閱讀書報,甚至不需要打招呼或與人眼神接觸。

這麼做不僅節省精神氣力,也少了不必要的閒話與麻煩,減少思緒波動,更能清楚地面對自己。

禁語可以幫助禪種專注於禪修的方法上,清楚自己的心狀況,更加了解自己。

當身心安定了,用方法或聽開示,效果會更好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3) 聽開示

法鼓山所舉辦的禪七,會播放聖嚴法師的禪七開示影片;主七法師或總務法師美日也會對大眾開示,用意在於讓禪眾建立正確的修行觀念,了解用功的方法。

聽開示時,不鼓勵禪眾做筆記,以免分神;只要專心聆聽開示,通常可以完全吸收。

 

很多禪眾分享,他們在禪七期間所遇到的身心狀況或困惑,經常可以在聆聽禪七開示時解惑,而且也更清楚禪修方法的細節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4) 小參

禪修第三天開始,會安排小參。

禪眾輪流至小參室向法師說明修行的身心狀況,或提出用方法所遇到的問題。

小參可以讓禪眾獲得身心狀況的解答,也可以釐清不明白或似是而非的方法、觀念與心態。

小參的提問以禪七時遇到的狀況為範圍,以對症下藥,不追溯以往禪修經驗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5) 過堂

過堂是禪七中特殊的用餐方式,早、午齋皆以過堂的方式進食,晚餐(藥石)則為自助餐。

在法鼓山禪堂,每個人會領到兩個碗、一雙筷子。

用餐前,將兩碗放在桌緣,由上行堂的義工將飯菜打入碗中。

用餐時應挺直上身,端正坐姿威儀,以碗就口,雙手不靠在或趴在桌上,以免不利消化,影響用功。

用齋前,大眾會先唱誦〈二時臨齋儀〉,供養、感恩三寶,並提醒大眾要抱持著感恩心、慚愧心、歡喜心、平等心、精進心來進食。

採取過堂的方式,無法自行挑選飯菜,行堂的義工添什麼就吃什麼,沒有分別心,用意在於幫助消融自我中心。

而端坐用餐,可以保持氣脈與消化道暢通,這樣的坐姿精神抖擻,也是修行的體現。

用完餐,倒些熱開水入碗,並挾一片菜葉,將碗壁上的油分與菜渣抹除,喝下菜渣水。這麼做除了是惜福,也體貼洗碗義工,讓他們方便清洗。

傳統上,禪堂不強調過午不食,相反地,精進禪修時,有時更要注重飲食。

有些傳統的禪堂一天要吃五餐,兩餐中間有點心時間,因為跑香或是勇猛用功,耗費的精力比較多。

像中國大陸的高旻寺,在點心時間會準備包子或綜合豆類,補充營養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6) 出坡

早、午齋後,每個人都必須出坡,亦即從事勞務工作,這是團體生活的義務。

禪堂的出坡工作以打擾為主,在共住的期間出坡,一面可為團體服務,一面可培福,利人又利己。

打掃時,練習「身在哪裡、心在哪裡」,就是將禪法實踐在生活中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7) 做早、晚課

禪修早、晚課,包含〈大悲咒〉、〈普賢十大願王〉、〈普賢警眾偈〉、「蒙山施食」、〈四弘誓願〉、「三皈依」等內容。安排

早晚課的用意,一方面是讚歎三寶,另一方面,課誦的內容對修行也有幫助。

例如早課中的〈四弘誓願〉與〈普賢十大願王〉,有助於生起大乘心,並發起大行菩薩心;晚課的「蒙山施食」,則讓我們發起對眾生的慈悲心。

除此之外,梵唱的音律安穩莊嚴,禪期間若內心浮躁、疲累、昏沉,可透過唱誦消除多餘的氣力、煩惱與悶氣,使頭腦清楚,提起精神繼續用功。

有一次聖嚴法師在美國摩根灣(MorganBay)的禪堂舉辦禪七,當地沒有做早、晚課的習慣,一開始就入境隨俗,不做早、晚課;過了幾天,禪眾便感覺修行氣氛枯燥,於是法師帶領大眾做早、晚課,有了梵唄唱誦的調節,整個禪堂的氣氛都不一樣了,這就是做早、晚課以佛法法食潤澤生命的作用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堂規矩為什麼?(8) 規律作息

禪七的作息很規律,起板、動禪、早晚課、禪修、用齋、安板,都有固定的時間。

跟著表定的作息,過規律生活,好處在於將生活簡單化,當習慣了規律的作息,心可以很快地安定下來。

另外,團體生活中,眾人以相同的節奏作息,可避免互相干擾,更容易互相增上。

禪七期間,甚至不需要戴手錶,只要跟著總護法師的指示與禪堂的法器訊號行動就可以了。

該收坡時,會有收坡板聲……。跟著訊號作息,不必擔心時間,可以全然體驗活在當下。

聖嚴法師常舉例:「木頭總是跟著木排跑。」獨修容易懈怠,如同單根木頭渡河容易失去方向;共修則像木排渡河,能互相凝聚、護持。

例如想賴床時,看到大家都起床,就跟著起來了;打坐時,看到大家在用功,也不好意思動來動去,打擾大眾。一棵樹種在樹林中,必定會跟著四周的樹,向上生長,因為不抽高就會被淘汰,這就是共修的力量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修如何用功?(1) 前方便──放鬆

放鬆是所有禪修方法的基礎,不論用什麼方法都要先學會放鬆,不放鬆就無法用上方法。

不僅是身體,心裡也要放鬆,從內到外徹底放鬆。

但是,放鬆不是懈怠,放鬆以後要持續用功,細水長流地練習方法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修如何用功?(2) 正行──用方法

禪修的方法有隨息、數息、念佛、止觀、默照、話頭等等,放鬆之後,便可以開始練習這些方法。

用方法的重要心態是不期待,只是持續用方法,不要追求玄妙的體驗。

久而久之,心安定了,念頭少了,煩惱也少了,持續練習、精進,智慧就能顯現,這才是禪修的目的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禪修如何用功?(3) 輔行──拜佛、經行、瑜伽

禪七中,除了打坐之外,也會安排拜佛,方式有懺悔禮拜、感恩禮拜,或無相禮拜。

拜佛是調和身心的輔助修行的方法,並且可以在動中修定,使身體逐漸在動中統一。

經行(慢步、快步、自然經行)與瑜伽運動、八式動禪也有同樣的作用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70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1) 我對法會、念佛、持咒比較相應,一定要禪修嗎?

不論修習任何法門,禪修都是基礎;法會、念佛、持咒,其實不離禪修。

念佛、持咒,是要二十四小時與佛號或咒語在一起,這本身就是在禪修。

念佛的時候,如果流於機械化,邊念邊打妄想,這樣效用就不大了。

如果有機會接觸禪修,在禪期中全心全意地修行,回到家念佛、持咒時,就會覺得自己又進了一步。

至於法會,是透過禮拜、持誦進行禪觀,也是不離禪修。

最好是教育、法會、禪修三者結合,比如拜《大悲懺》之前,先用一、二小時,理解懺文的內容,這樣拜下的時候,更能觀想〈禮佛偈〉所說:「能禮所禮性空寂。」也就是能禮的人、所禮的佛、禮佛的動作是三輪體空。

我們拜佛要觀佛菩薩的形象,如何與佛菩薩相應?必須虔誠、專心,才能有感、有應,這其實就是禪修。

禪修的目的是集中心念,基礎是放鬆又清楚,加上運用觀念放下過去、未來的事,好好地活在現在,就體驗到禪修的好處。

修行最主要是去除煩惱,透過禪修,可以讓心更清楚、輕鬆、平靜,這樣就很容易調整不恰當的身、口、意三業行為,讓修行更得力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2) 一打坐就腿痛,身體痠、痛、癢、麻好難受,怎麼辦?

身體痠痛很正常,初學者都會遇到。

身體有這種反應,首先要問自己,平日行、住、坐、臥的姿勢是否正確:站得正嗎?坐得挺嗎?睡姿是否壓迫到心臟?還是太晚睡了?這些都會讓氣不通暢。

現代人用電腦久坐,過度用腦、肩膀、背部,眼睛都會不舒服,這些毛病在打坐的時候就會出現,所以打坐的障礙其實反映了生活中的問題。

我們平常就要留意自己的姿勢,隨時調整,不要等到有問題才處理,那是在虐待身體。

至於打坐的時候腿痛,是因為不習慣盤腿,剛開始練習時,可以從短時間的訓練開始,比如從二十分鐘開始,再逐漸拉長,配合打坐前、後的柔軟運動、全身按摩、拉筋,把身心調和,腿痛的狀況就會一次一次改善了。

肢體痛的時候,不要排斥它、抗拒它,反而應接受它、放鬆它,只要心臟跟頭不痛,身體其他地方痛,都不是很大的問題。當身體在痛,我們的肌肉就直覺地緊縮起來,這時候「接受」的心態很重要,如果接受它,痛就減輕很多,再來是把痛處原已很緊的肌肉放鬆。

當心情接受,肌肉又不用力,痛就沒有那麼嚴重。至於痠、麻、養是氣脈在調整,不必太別在意,只要打做完再好好按摩,就會漸漸改善。

如果感受到涼或暖,則是好現象,表示氣脈的堵塞比較少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3) 平常在家打坐很順利,進了禪堂,一上坐就昏昏欲睡,腿痛得要命?

在禪期中,這個現象最明顯了,前幾天大家普遍精神不好,後幾天身心的疲勞消除了,才比較能進入狀況。

這反映出我們平常都太累了,因為過度使用身心,又沒有放鬆。

不妨體會看看,平常精神好的時候,身心是不是緊的?

像每次用電腦,大約半小時就應該休息,但是往往一用就是一、二小時,其實這時已經用腦過度,卻沒有察覺自己的疲勞;打坐時,當身心放鬆、安定下來,自然就昏沉了,這其實只是恢復本來應有的狀態。所以,如果平時就保持心的安定、平穩與放鬆,禪坐時就比較不會昏沉。

在家打坐,一天最多一、二個小時,其他時間都在活動。

但是在禪七中,做完八式動禪就是早坐,接著坐著做早課,早齋、出坡之後,聽開示、打坐也是坐著,可以說幾乎整天都盤坐,第一天沒什麼感覺,二、三天下來,盤坐的時間拉長了,腿會痛很正常。所以我們鼓勵大家打坐完,要按摩、做運動,用心地做,氣比較通暢了,痛會減少。此外,平常生活中活用禪法,隨時保持身心平穩,這個問題就不大了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4) 不是找不到呼吸,就是控制呼吸,為什麼會這樣?

呼吸在禪修中,稱作「數息觀」,而不稱為「呼吸觀」,是因為我們要關注的「息」,是較細的呼吸。

身體要夠放鬆,心要心安定了再數息,數到某個程度,覺得不再需要數字,又回到隨息,但這時的隨息比一開始的還要細。

為什麼找不到呼吸?因為心太粗了,粗的心無法感受到細的息。

有的人找不到呼吸,就刻意把呼吸擴大,變成再控制呼吸,引起腹痛、胸悶、頭痛、幻覺等副作用。

呼吸是由自律神經調控,不需要意念控制就會自行運作,所以不斷地放鬆身心,讓心愈來愈安定,妄念愈來愈少,呼吸自然會出現。

感覺到呼吸時,輕輕地跟著它就好,把心繫念在呼吸上,心就不會胡思亂想。就算偶爾分心沒察覺到呼吸也沒有關係,再重新體驗就好,這樣控制呼吸的機會便會減少。

如果真的找不到呼吸,也不要刻意去找,只要保持心清楚,呼吸就會慢慢出現了。

因此打坐的時候,不要老是想著「我一定要找到呼吸」,建議初學者放鬆之後,將注意力放到頭部,體驗頭部的感覺,然後慢慢將注意力集中在鼻子附近,呼吸就很明顯。也可以試試將雙手合十,放在鼻子下方,感受從鼻孔排出的氣流,然後將雙手往下移一點,停留一段時間,再拉遠一點點,慢慢熟悉呼吸的感覺。

如果呼吸太弱,或是有其他因素干擾,像是感冒,就那就一定要數息,念佛數數也可以。

我們不建議從小腹的起伏來感受呼吸,因為那必須將安定身心的功夫做得更深,才能感受到;相對而言,呼吸有長短、溫度的差別,是比較容易感覺到。

當感受不到腹部的起伏時,也有人會刻意律動腹部,這就會不自然了,尤其女眾的生理功能會被擾亂,孕婦若用得不當,更有流產的危險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5) 身體一直很緊繃,怎麼樣都無法放鬆?

緊張是平常養成的慣性,以我來說,以前在越南生活節奏比較鬆,後來在臺灣、加拿大上班,步調就緊了,尤其在加拿大的工作是計時的,天天都很趕、很緊,於是養成了緊的習慣;學禪修以後,才知道鬆很重要,平常就要練習。如果心裡曾經有過創傷,更需要好好地調整。

如何練習放鬆?首先多注意身體的感覺,讓自己對身體的感覺敏銳起來,可以從行為、講話、心思來感受,它們對身體的影響是什麼?

比如大聲講話的時候、講話變快的時候、胡思亂想的時候,身體哪些部位會跟著緊起來?察覺之後,再把那些用力的肌肉放鬆就好。

心念也要調整,減少負面的想法,保持情緒的平穩。

當遇到不愉快的情境時,心緊了,身體也跟著緊起來,這時候,不想是非對錯,暫時下的情境,直接感受身體哪個部位最緊,跟那個感覺在一起,不必要求自己放鬆,看著身體的反應從強變弱,最後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。另外一個方法是,多結善緣,多服務、奉獻,從培養善心開始,這些情況自然都會改善。

打坐時,如果身體會習慣性地緊繃,一者是用意念讓緊的部分放鬆,直接感受到肌肉是鬆的,最低限度是不用力。

如果心裡一直講放鬆,直接感受到肌肉是鬆的,最低限度是不用力。如果心裡一直講放鬆,身體卻一點感覺都沒有,表示頭腦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,是沒有辦法放鬆的。

在這種情況下,只要去體驗身體的覺受就好,感覺身體每個部位是鬆、是緊、是暖、是涼等等,不要求身體放鬆,讓動腦的機會減少,持續做個一、二次,腦自就鬆了,身體就鬆了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6) 妄念好多,趕都趕不走?

妄念多,是因為習慣性的緊──心的緊。

有了禪修的基礎後,你會發現自己的心一直處於「動」的狀態,也就是一直再用腦,所以一上坐會發現「奇怪,怎麼念頭那麼多?」不了解的人會以為,不打坐沒事,一打坐就妄念多,反過來會懷疑方法,其實這是因為心安定了,才會看到自己有那麼多的妄念。

另一種情況是,妄念多到沒辦法用方法,心無法安定下來,這時的處理方法就是「不用方法」!

只要好好看著妄念就好,看著它來來去去。

看了一段時間,如果還是波濤洶湧,沒關係,就接受這個情況;修行的過程是一陣子一陣子的,不可能沒有妄念,也不可能永遠有那麼多妄念,如果心始終安定不下來,就不要勉強自己打坐,起來經行、散步或拜佛。

面對妄念的基本態度,是不排斥也不追逐。不管事胡思亂想或雜念,無須壓抑,清楚知道念頭起來、消失,而不去追隨。

如何不被妄念牽著走?

就是要有一顆清楚、警覺的心。通常你察覺到妄念時,多半已經跟著它演完一齣戲了,所以古德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」

沒辦法覺察自己起了妄念?能覺照的速度有多快?這需要練習,慢慢工夫有了就不會覺遲。

此外,看著妄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用。就是去發現自己平常對那些事情是執著的。

因為執著所以不察;因為執著,所以覺遲。當你發現自己的執著時,能不能在生活中減少這個執著,不要讓它變成習慣性地喜歡或不喜歡?

這必須回歸到日常生活,因為我們打坐時所出現的種種問題,都是生活中累積的因,打坐時果報就出來了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7) 打坐讓我很煩躁,一直坐不住?

首先要弄清楚,不是「打坐」讓你煩躁,打坐會幫助你看見問題!

煩躁坐不住,是身心的自然反應。

打坐時,由於姿勢坐正、盤腿的關係,身體會自動調整,過程中,身體會出現痠、痛、癢、麻的感覺,或者妄念很多、或者昏沉,煩躁也是其中一個狀況。

感到煩躁時,可以練習「觀身受法」,將注意力放在移動的手部的動作上,放慢速度,心不斷地和手的動作連在一起。

另一個方法是「拜佛」,放慢動作,輕輕鬆鬆地體驗身體的每一個動作。這些都可以幫助心安定下來。

為什麼會感到煩躁?

煩躁有好些原因,有時候是睡不好、火氣大而煩躁,這是生理因素;有些是身心累積了一些情緒,包括人際關係、早期的生命經驗等,屬於心理因素。後者的情況是長期的生活經驗累積而成,因此必須回到日常生活來檢視。

我們每天的作息,不管在家裡、職場,一定會跟身邊的人、事、物發生互動關係,有了互動,就免不了生出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。

例如,同事講了一些話讓你不舒服,或者自己起了壞的念頭感到內疚,如果當下沒有察覺、處理,這些情緒就會留在心上,累積久了就容易感到煩躁。

對此,馬來西亞的繼程法師曾分享一個方法,就是在睡前打坐,不用方法,而是讓今天發生的事情自然地浮現。

這個方法就是在練習「當天的事情,當天處理」,如果某個念頭生起時,不舒服的感覺也一起出現,這時不要急著貼標籤、評斷是非對錯,而是跟「那個感覺」在一起,因為它有機會出現,它就會消失。

面對各種情緒,我們習慣性地去壓抑,但壓抑久了會爆炸,所以如果是當下可以處裡的,例如說錯話、做錯事,立即向對方道歉懺悔,就有回轉的空間。

有些情況可能無法當下處理,那就在睡前練習,對於心中浮現的每個念頭,無須壓抑,讓它浮現、讓它走,心無罣礙就可以好好睡一覺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8) 身體不受控制,自己動起來,怎麼辦?

首先,檢查氣動的地方是否以前受過傷?

有些傷,表面上已經沒事但其實氣脈不通,打坐時,氣脈運轉到哪裡就堵塞了,自然就產生氣動。

處理的方法就是「不管它」,讓它動,只要氣通過了就沒事了。

其次,檢查姿勢是否坐正?身體是否放鬆?有些動的情況是因為平常的生活太過緊張;身體和心都是緊的,氣不通,自然會動起來,要回到平常生活中放鬆身心,而在打坐時調整坐姿、持續放鬆就好。

另一種情況是,重心不在下盤。打坐時,如果念頭很多,注意力會跑到頭部,這時重心是浮的,重心漂浮時,就容易引起氣動。古德說:「行如風,立如松,坐如鐘,臥如弓」,如何做如鐘?就是下盤要穩;打坐時,將重心放在臀部與坐墊之間,很多人不知如何拿捏這一點,其實只要把重心放在下盤就好,像一棵樹,下盤就是你的根,重心在下方,氣動就會減少。

氣動是很常見的現象,我自己也有過類似經驗,動一動還蠻舒服的,但如果停不下來就會變成一種干擾。所以出現氣動時,應逐一檢查姿勢、放鬆與否、重心是否在下盤、再把眼睛張開等等,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擾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9) 坐得好舒服,不想起來?

從修行的角度來看,做得不錯,才會有舒服的感覺;但坐得舒服而不想起來,這就要注意了。

如果每天禪坐,從半個小時開始,持之以恆,慢慢地可以坐久一點,這種想做久一點的感覺,是很正常的。

打坐讓心安定下來,很好;但如果演變成只想打坐、逃避人群,這個心態就不對了。

享受,說穿了就是貪著,這與解脫是背道而馳的。

遇到這種情形,就要發起奉獻的心、服務的心,透過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,來淡化自我的執著。

精進禪期中,如果坐得不錯,是否要連香?如果已經進入安定的狀態,心不動搖,雜念很少,自然地引磬的聲音不會干擾,心沒有動搖就可以繼續坐;如果聽到引磬聲,動念想說:是否要起坐?下一支香能做多久?一但有這種想法時,心已經動了,那就起來吧!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跟著堂主過禪關 (10) 我看到/聽到/感受到奇異的事情──有佛菩薩來教我佛法、看到光或極樂世界…

遇到這些情況都要注意,要把它當作幻覺來處理,因為你已經離開方法了。

一旦遇到幻覺、幻聽等狀況,首先要張開眼睛,是否真的有佛菩薩在眼前?

有時候張開眼睛還是會有幻覺,有時候沒有影像而是聽到聲音,此時要確認自己是否已經離開方法?

只要離開了方法,就回來──回到方法、回到現在!

此外,有些人會看到光,其實是因為把注意力放在眉間,很容易看到光,這是刺激視覺神經而引起的。

這也是幻覺,放下吧!

至於看到極樂世界或佛國淨土,也不要執著。

經文說:「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」心不顛倒很重要,即便你是修持念佛法門、或與念佛法門相應,就算佛菩薩出現也要心不顛倒、不執著,一旦執著,那時的佛菩薩可能是魔、可能是幻覺。

如果不是以念佛為法門、也沒有發願往生極樂世界,那麼你看到佛菩薩,就是幻覺。

禪修過程中,確實有人會聽到聲音,那聲音可能不是這個世界的語言,也可能看見未來或過去,但這都是偶發事件,如果出現了,不要去追逐,也不要深入,唯有回到方法,回到現在才是安全的。

 

果元法師‧摘錄自《人生雜誌》383期

TOP